【ISO發(fā)布】技術大爆炸中標準的重要性

2022/09/13-17:56 來源:

ISO發(fā)布】技術大爆炸中標準的重要性


歷經漫長等待,數字化基礎技術時代的到來為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設定了新方向,這契合了2020年出人意料的數字化加速發(fā)展。

哈倫眨了眨眼來適應陽光。他是個好奇的孩子,熱衷于所有新事物,他正在努力地理解自己目睹的情形。一個男人正在將三角形或楔形的符號壓入一塊黏土里,他解釋道,通過這種方式,他即便不在場也可以與人對話。盡管小男孩哈倫還沒明白其中的道理,但他認為這將改變一切。

我也有同感。在五千多年以后,最專業(yè)的語言學家們仍無法完全破譯楔形文字——這個形成于哈倫故鄉(xiāng)蘇美爾的文字系統。我想象他身處那個塵土漫天的遠方,想象著他與今天的孩子們有什么相同之處。但這超出了我的想象。技術在迅猛發(fā)展,從古代的砂石到如今的硅晶片,我們正身處于一個變革的世界。

  以思維的速度進行計算

根據傳統觀點和個人經驗,我們每購買一個新型號的計算機,就會發(fā)現它的運行速度更快,價格也相對更便宜。這是曾協助創(chuàng)立英特爾芯片公司的計算機科學家戈登·摩爾(Gordon Moore)得出的觀察結果。自第一代個人計算機問世以來,計算機的運算能力呈指數級增長。盡管我們通過每次升級得到了更高性能的計算機,但優(yōu)質硅砂的全球性短缺和越來越復雜的檢測流程等因素使成本不斷上漲,這給制造商帶來了壓力,還意味著可能需要更多資金,會產生更多問題。盡管當今的計算機令人嘆為觀止,但不太符合我們的預期。他曾預言,現在我們應擁有百億億次級的計算能力,或者換句話說,每秒能夠執(zhí)行1x1018次運算的計算機(比現在個人計算機的運行速度大約快一百萬倍)。

全世界最頂級的超級計算機正在努力實現這種運算速度,其中中國最新的天河三號超級計算機備受關注。盡管由于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等諸多因素可能會使真正的百億億次級超級計算機的問世時間推遲,但也可能會加快推進folding@home等共享項目的參與程度。該項目將個人計算機連成網絡,并運用其聯合后的百億億次級運算能力。雖然我們從未在個人設備上看到過這種速度,但現在升級的運算能力與資源效率方面的新算法相結合,意味著計算機可以處理的信息量和處理信息的速度在持續(xù)提高。

  標準的指引作用

除了為科學家提供有助于解決新冠疫情和氣候變化等難題的工具之外,百億億次級的處理能力將實現遠超摩爾所預言的成就??茖W家認為,以百億億次級的速度運行,計算機的運算能力將與人腦的神經網絡運算能力相當,這開拓了機器學習的新視野。

計算機很快就能以我們曾認為人類獨有的方式模擬行為和思考問題。機器學習的新時代顛覆了計算機就是大型計算器的認知。我們利用計算機的方式也正從“幫我計算結果”轉變?yōu)椤案嬖V我為什么如此、何時如此”。機器學習算法不是往計算機輸入一堆數字和運算規(guī)則讓它處理信息,而是給計算機提供答案和數據,希望它能找到答案產生的模式或規(guī)律。

情感和想法、觀點和信息、現實和虛擬之間的界限正在變得日益模糊。這實際表明了人工智能、無法破解的密碼等許多“尚在襁褓”的技術可能要迅速成長為“青少年”,進入“叛逆期”。

但請不要恐慌。就像青春期的哈倫需要專業(yè)知識和老師指導來學習寫楔形文字一樣,ISO標準可以幫助我們規(guī)范這些技術,將其潛能轉變?yōu)閷嵺`。我們能夠應對技術爆炸,把它們從燎原野火變成煙花。

  規(guī)則改變者

賭注非常高昂。技術正空前地發(fā)展,同時技術殖民者正在爭搶數字霸權。互聯網的出現為社交媒體和數據資本主義的興起鋪平了道路。在過去十年里,巨頭公司不斷發(fā)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定義和主導新領域。對下一代潛在的獨角獸公司來說,他們面臨的挑戰(zhàn)是如何快速進入由新技術開拓的領域,并開發(fā)重要的服務、應用和產品,這樣一來他們不僅可以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選擇,也能完全打破既有規(guī)則。

臉書和谷歌等早期的“游戲規(guī)則改變者”已經重新定義了人類日常生活的體驗。優(yōu)步和亞馬遜等公司則不可逆轉地顛覆了人類的日常體驗。因此,雖然我們不會預測哪家公司會勝出,但我們已經選出一些將改變我們生活和工作方式的領導者。重要的是,標準將在這些領域發(fā)揮作用,幫助我們把以技術為驅動力的世界從“難對付的青少年”培養(yǎng)成為具有包容性、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成年人”。在此過程中,人工智能的地位遠超其他技術。

歐洲委員會聯合研究中心(JRC)2018年發(fā)布的一份報告得出結論,“社會的數字化轉型剛剛開始:人工智能對這一改變極為重要,能為改善生活帶來重要機遇”。ISO和IEC人工智能分技術委員會(ISO/IEC JTC 1/SC 42)主席瓦埃勒·威廉姆·迪亞布(Wael William Diab)認為,人工智能明確響應了ISO通過標準讓生活更美好的愿景。毋庸置疑,人工智能及機器學習的相關領域都是熱門領域。如果沒有標準,什么都不可能發(fā)生。他說:“標準化對人工智能及其在全世界的廣泛應用至關重要。”



人工智能

盡管在流行文化虛構的未來中,人工智能意味著人類將身體改造為半機械化義體、且在大腦中植入芯片實現人機聯動,但事實上,人工智能已經推動了許多決策技術的發(fā)展,例如:從醫(yī)療診斷到氣象學,再到自動駕駛汽車。人工智能是基礎技術之一,在此基礎上,許多改變生活的應用才有望發(fā)展。

我們要考慮很多議題,比如:信任、倫理和數字主權等,我們應當綜合考慮未來學家、哲學家和技術專家的意見。國際標準有助于提供問題正反兩面的答案。最近的一份技術報告研究了哪些因素能影響提供或使用人工智能的系統的可信度,與此同時有20多項標準正在制定中,涵蓋大數據參考架構、治理、概念和術語等各個方面,這些標準有助于讓人工智能融入生活。

標準在大西洋兩岸得到普遍認可,而且在全球范圍內被公認為人工智能的核心部分。早在2016年,奧巴馬就任美國總統期間,美國就發(fā)布了一系列報告,明確要求把使用標準作為重要優(yōu)先事項,以確保人工智能沿著正確方向發(fā)展。同時,聯合研究中心(JRC)的報告明確了標準的進一步作用,指出“我們應該考慮設計出‘透明、全面、可監(jiān)控和負責任的’人工智能應用,由具有一致性國際標準的審計和評價框架提供支撐”。

那么,在人工智能領域使用標準的好處是什么呢?答案是,如果處理得當,人工智能技術將隱于幕后,只有仔細審視才能察覺它對變革的推動。標準在這方面也發(fā)揮了作用,從一開始就為肩負重任的監(jiān)管機構提供了有力工具。歐盟委員會的報告強調了這一事實,指出“在決定最適合的人工智能監(jiān)管框架時,第一個難點是預見其可能給社會帶來的影響;第二個難點是應對人工智能發(fā)展的步伐”。

在應對給人類生活帶來持續(xù)、根本影響的技術時,將人的因素考慮在內至關重要。我們很難設想人工智能將如何發(fā)揮作用,但我們可以以城市為例,理解這些要素如何相互作用和發(fā)揮效用,從而把能夠改變人類幾千年以來的行事方式的技術融入文化、思想、人、生活和工作。 

 

  道阻且長

讓我們再回到蘇美爾人的時代。哈倫是最早走上鋪砌路面的人類之一。鋪路、排水和基礎設施的出現將文明從零散、片段式的想法轉變?yōu)橛幸?guī)劃的城市建設。隨后小發(fā)展引發(fā)了大變化。鋪砌路面本身就是加快推進全球走上進步之路的因素之一。盡管有曲折、彎路和檢查點,但我們現在仍然走在這條名為“進步”的路上,準備著下一次令人眼花繚亂的加速發(fā)展。雖然2020年一些馬兒脫了韁,但智能技術的戰(zhàn)車仍然飛馳向前?,F在這樣說或許還為時尚早,但新冠疫情已經觸發(fā)了復算和重構,迫使全球各地的城市重新審視我們共同生活的方式。

如今,全球大部分人口(約為55%)居住在城市。城市人口的比例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穩(wěn)步上升,而且目測短期內不會放緩。事實上,聯合國認為,到2050年,七成人口將成為城市居民。從根本上來說,這是因為在城市生活更合理,尤其是在資源越來越少而消耗快速增加的情況下。城市可以將工作、生活、教育和娛樂整合在一個區(qū)域,減少搬遷需求,并在供熱、照明、無線網絡等方面更高效、集中地使用能源。

城市規(guī)劃者明白,要使城市適于人類活動,需要整體性方法。但如何考慮并滿足比鄰而居的1000萬、2000萬或者3000萬人的不同需求?利用數據分析居民何時需要何物,并結合連通空間的效用,是首批智慧城市建設的主要概念之一。這個想法并非新創(chuàng),定義智慧城市概念的國際標準早在2017年就發(fā)布了,當下,我們正處于關鍵節(jié)點,這些概念正迅速發(fā)展為必然的現實。

  

  以人為本

智慧城市本身并不代表基礎技術,而是結合了新技術,特別是保持在線、人工智能和物聯網。在社會意義上,智慧城市真正改變了游戲規(guī)則。通過整合無接觸式支付電動汽車、共享單車和傳統步行等綠色出行方式,正確配置的智慧城市將更安靜、更清潔、更健康。通過了解大眾的實際行為(而不是規(guī)劃者認為大眾應該有的行為)并實現按需獲取,我們就會在公共服務、分配效率以及貨幣價值等方面具備相應的管理能力。智慧城市的居民在政府部門排隊更換執(zhí)照或查詢賬單應該成為歷史了。智慧城市為人們提供適合他們的替代方案,同時提供獎勵措施來改變那些在未來可能不可持續(xù)的行為。

ISO智慧城市標準能厘清形勢并提供選擇。比如,盡管建設智慧城市沒有統一的范式,但涵蓋術語基礎的標準能確保所有人使用一致的話語。多數城市都不會奢侈地選擇全部鏟平重建,而且許多歷史悠久的大都市在基礎設施方面面臨著相似的挑戰(zhàn)——基礎設施已年代久遠。隨著我們不斷尋求改善方法,ISO標準可以用來解答有關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許多問題,這些問題因新冠疫情而變得更為緊迫。

  邁向共贏

盡管新技術的產生總會伴隨著各種聲音,有大力支持,也有極度恐慌,但很少有預測能夠應驗,能夠真正發(fā)揮作用的技術更是少之又少。

也許我們可以期待的最好情況是公開對話以及對人類價值的共同信任。這依賴于善意和強大的樂觀主義,但我對當今這一代的年輕人滿懷希望有更具體的原因。因為他們將由多邊主義的觀念引領,可以遵循既定規(guī)則和在全球層面制定的清晰流程。

標準有助于實現這一點,同時為持續(xù)創(chuàng)新和廣泛參與打下基礎。ISO有兩萬多項標準,這意味著我們的工作無需從零開始,新利益和既有利益可以在公平競爭的環(huán)境下共存。這是一套建立在國際工作和國際共識基礎上的行之有效的系統,為創(chuàng)新者培育新想法提供了空間?;A技術已被納入國際標準,所以我們可以把全部精力用來開發(fā)特色產品、發(fā)展競爭優(yōu)勢以及開發(fā)具有普適性的技術。

路漫漫其修遠兮,對ISO來說,艱難險阻只會增強我們對使命的信念。由于人口、活動和設備數量持續(xù)增長,標準的重要性將繼續(xù)提高。隨著世界重新恢復秩序,我們需要一顆定心丸讓其一切重回正軌。當我們一起全速前進駛上未來之路的時候,又克服了一個阻礙。當沿途的風景從窗外掠過,我們只需要坐穩(wěn)并享受這段旅程。哈倫的崎嶇之路已然成為了高速公路。